大元王朝(出书版)_第2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节 (第9/9页)

北还继位。但忽必烈不愿无功而回,于是组织诸军渡江成功,并乘胜围攻鄂州(今湖北武昌)。南宋调兵援鄂,忽必烈一面继续围攻,一面遣兵南下湖南,接应自广西入湘的兀良哈台。蒙哥死后,南宋四川方面军事压力减轻,吕文德回师援鄂,东路军压力顿时增加。但南宋权臣、右相、荆湖宣抚策应大使贾似道畏敌不敢战,密遣使至蒙古军前议和。十一月,忽必烈妻察必遣使至军前请其速回,忽必烈与贾似道议和后撤军北还。蒙宋战事暂停,边境局势缓和。

    ??注释1《元朝秘史》载:“在后成吉思差使臣主卜罕等通好于宋,被金家阻挡了。以此成吉思狗儿年再征金国。”主不罕又译作搠不罕、绰不干、苏巴尔罕。

    ??2陈世松等《宋元战争史》,四川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屠寄《蒙兀儿史记·塔察儿传》,《速不台传》。

    ??3《宋元战争史》。

    ??4《元史·木华黎附塔思传》记载:“甲午秋七月,……诸王大会,帝顾塔思曰:‘先皇帝肇开大业,垂四十年。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皆已臣附,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朕欲躬行天讨,卿等以为何如?’……塔思对曰:‘臣家累世受恩,图报万一,正在今日。臣虽驽钝,愿仗天威,扫清淮、浙,何劳大驾亲临不测之地哉!’”于是命塔思与王子曲出(阔出)总兵南征。

    ??5金牛道,又名石牛道,为秦、蜀间重要通道。起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越七盘岭入四川,经广元趋剑阁。见《宋元战争史》。

    ??6《元史·宪宗纪》。

    ??7《元文类》卷六○《中书左丞姚文献公神道碑》。

    ??8《元史·世祖纪》。

    ??9《元史·郑鼎传》,惟鼎传误将“世祖”记为“宪宗”。

    ??10《宋元战争史》。

    ??忽必烈与八思巴的会见八思巴(1235~1280),法名洛卓绛称伯让波(智幛吉祥贤)。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第五世祖师,出身于昆氏(款氏)家族,父桑察·索南坚赞,伯父即萨迦四世祖师萨迦·班智达。八思巴“从幼年时起,在读写、学法、听经、修习等方面都是一看就懂,众人说:‘他一定是位圣人。’因此将他的名字称为八思巴(意为圣者)”1。元宪宗三年(1253)奉皇弟忽必烈之召,会见忽必烈,与后者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忽必烈即位后,八思巴被尊为“国师”、“帝师”。

    ??佛教自七世纪传入吐蕃,九世纪中叶,因遭到吐蕃王朝达玛赞普“禁佛”的打击,一度衰落。吐蕃王朝瓦解后,西藏社会陷入分裂状态,奴隶制也逐渐向封建农奴制转化,十世纪后半期,佛教又开始复兴。十一世纪中叶,随着封建农奴制的发展,各地农奴主的统治地位日益巩固,彼此间的争夺加剧,他们也各自同佛教势力建立了密切关系,藏传佛教也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当时,影响较大的有噶当(“噶”,藏语意为“佛语;“当”,意为“教授”或“教诫”;“噶当”意为一切佛语一经律论三藏都是对僧人修行全过程的指导,该派在藏北当雄西南建热振寺)、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该派支系最多,噶玛噶举、蔡巴噶举、帕竹噶举是其较大的派系,其中噶玛噶举派首创活佛转世制度,有黑帽系和红帽系两个活佛转世系统)和萨迦(藏语意为白土,因其寺建在灰白色土地上得名)等派。

    ??有确切记载的西藏僧俗代表人物与蒙古统治者联系的建立当始自窝阔台的儿子阔端。但中外藏学家中也有人提出这种联系的建立可能开始于成吉思汗时期2。无论如何,萨迦派与蒙古上层的联系确始于阔端而政治关系的确立则完成于忽必烈。

    ??窝阔台即位后,将河西地区赐给了次子阔端。阔端驻于凉州,负有向藏族地区发展势力的任务。阔端招降了金朝巩州便宜总帅汪古人汪世显,承制以古代山水画鉴赏来降的临洮吐蕃人赵阿哥潘为叠州安抚使,控制了甘、青、川边界的藏区,为向西藏发展势力打下了基础。元太宗窝阔台十一年(1239),阔端派遣多尔答等率兵入藏,军至藏北彭城,四出抄掠,焚毁了热振寺和杰拉康寺,杀死了五百多僧人。征服了西藏地区,使“所有‘木门人家’都交纳贡款。东从贡波以上地方,西至尼泊尔,南至扪地区一带,所有王城都被元军征服,收归在元朝国法压制之下,遵从元帝之命,并派遣使臣朝觐元都”3。

    ??继武力征服之后,他又遣使入藏,征聘当地有影响、有威望的人士,以便通过他们,更好地治理和控制西藏。使者入藏后,在广泛地了解情况后,向他作了汇报,他决定首先征聘精通佛教经典的大学者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阔端遣使带着皇帝的诏书前往迎请,萨班在与其周围重要人物商量后,决定前往4。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